犬带狂犬病有什么症状?
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神经传染病,其病原为狂犬病病毒,具有一定的嗜神经性,犬发病后神经开始麻痹,并逐渐转为兴奋,随后麻痹衰竭而死。临床上可分为两型,即狂躁型和麻痹型,并以狂躁型最为常见。狂犬病一旦发病,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,几乎100%死亡,因此,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。目前控制犬狂犬病的主要措施有:管理传染源、注射狂犬病疫苗以及被犬咬伤后及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等。
一、流行病学
本病分布极广,遍及世界各大洲,在我国除某些海岛外均有发生。各种温血动物几乎都可能感染发病,犬和猫发病最多,牛、羊、马、猪及人等均可发病。本病主要经创伤传染,即主要经患病动物的唾液污染被咬动物的伤口而传染。此外,该病也能经粘膜传染,人或动物采食患病动物的肉、舔吸患病动物的血液等也有可能感染发病。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,饲养管理不良和动物之间打斗多的地区容易发生和流行。
二、临诊症状
发病前一般有一段长短不一的潜伏期,通常为15-60天,长者可达1年。病程分为3个阶段:
一:是前驱期:病犬精神发生变化,喜藏暗处,对风、声、光线敏感;如受到轻微刺激,即有异常反应,依情况不同,作出攻击或逃避的姿势,唾液分泌增多,喉部发出异声。
二:是神经兴奋期:病犬高度兴奋,表现行动无目的,间有痉挛;惊恐不安、痉挛的阵发性加重、下颌下垂、大量流涎,常张口咬物、饮水困难、无法站立,出现异嗜癖和神经症状。
三:是神经麻痹期:病犬的痉挛减轻或消失,转为麻痹,尤其对称性后肢麻痹居多,后躯下拽,行走不稳,拖曳行走,叫声嘶哑,咽肌麻痹、大量流涎,呼吸麻痹而致使心力衰竭死亡。
三、病理变化
犬死亡后常发现脑和脊髓有水肿和充血;脑神经水肿,自脑底和脑干部伸出,在水中有悬浮感,脑神经容易抽出;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张等。
四、防治
犬一旦出现神经兴奋、神经麻痹等神经症状,应怀疑为狂犬病,结合发病史和观察其它症状,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。确诊需作动物接种,如能从病犬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,才能最后确诊。
在国内外,防制犬狂犬病的最有效办法是按规定定期对犬进行预防接种,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主要有鸡胚细胞苗、地鼠肾细胞苗等。同时,对可疑有狂犬病或管理不到位的犬应系好犬链,禁止散养、混群。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狂犬病犬只,应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进行扑杀、消毒、无害化处理。人如被病犬或可疑病犬咬伤,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血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