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咪体内的绦虫是如何繁殖的?
绦虫多寄生于猫的小肠上段,当绦虫发育到成虫阶段后,身体前端的颈部不断产生新的虫体节片,而老的节片从虫体断落下来,随粪便排出体外。当节片中的虫卵和精子进入水或潮湿的土壤之后,两者融合受精,形成一个包囊。猫吃进感染的包囊之后,在猫的肠道内,包囊壁和脱皮后的幼虫便释放出来,钻进肠壁,在肠壁内发育成包囊,包囊在肠壁内经 2 周发育成熟,在肠壁内产生的幼虫破囊而出,再钻过肠壁进入腹腔,然后进入肝脏,当肝细胞受到幼虫的侵蚀时,便死亡脱落,幼虫便在肝脏中穿过而游荡成一条隧道,幼虫再沿胆管进入肠道。幼虫在肠道内进一步发育成成虫,整个发育过程需 3 个月。成虫长 300 ~ 800 毫米,成虫寄生在小肠里,吸取小肠内所有营养物质,夺去猫的营养。
猫得了绦虫病后,生长发育不良,营养障碍,体质消瘦,经常出现便秘和腹泻,肛门周围瘙痒,猫经常在墙角、沙发等处磨蹭肛门,有的猫还会出现呕吐。当猫患有混合感染时,临床症状更加严重,病情更加恶化。该病容易诊断,当在猫的肛门周围发现白色米粒状的虫体节片,便可作出诊断。